琴童厌学比例统计 孩子今年四岁,学钢琴的话有没有可能在三年内考过十级?该怎么培养?

[更新]
·
·
分类:行业
3953 阅读

琴童厌学比例统计

孩子今年四岁,学钢琴的话有没有可能在三年内考过十级?该怎么培养?

孩子今年四岁,学钢琴的话有没有可能在三年内考过十级?该怎么培养?

我女儿六岁学古筝,13岁考入专业音乐院校,我也算是一位稍有经验的艺考妈妈,对于题主提出的问题,有几点小小的建议,可供参考。
首先,什么是考级?
我国现在实行的艺术学习考级制度,是各专业院校面对广大特长班孩子,开设的考试,是各院校提高影响力、推广艺术教育、实现盈利创收的一种手段,考级曲目由院校自主指定,是业余级别的。考过十级只能证明你能演奏十级的曲子,并不代表你具备了专业水准。
三年能否考十级?我认为,没问题,可以的。但是可能会产生两个后果:
一:孩子充分挖掘了自己的音乐潜力,未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二:孩子厌恶钢琴,拿到十级证书的那一刹那就是她音乐生涯终结的时候。
对于第一种结果我们都是喜闻乐见的。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结果,还需要三个前提:
一,我们假定宝宝有很好的天赋,对学琴也有很高的兴趣;
二,家里有很浓厚的音乐氛围,能够持续滋养孩子的精神世界;
三,学习器乐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家长和孩子能够坚持下去。
这三个前提缺一不可。否则,将会产生第二个后果:孩子厌学,艺术学习之路早早终结!
那么做为一个怀揣音乐梦的家长,又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音乐特长呢?我认为,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循序渐进,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学时,一定要多给孩子以赞赏和鼓励,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曲目学习上,不可拔苗助长。要正确认识孩子的生理特征,科学安排学习进度,既不能让他感到太过简单,沾沾自喜;也不能难度过高,带来挫败感,而产生放弃的念头。
二,科学练习,帮助孩子打好基础。
在学琴初期,家长首先要耐心陪伴。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如成人好,家长陪伴孩子一起上课,可以在之后的练习中,帮助孩子理解曲子,纠正手形、音节。其次要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可以说,基本功的扎实与否,决定了日后孩子的艺术之路能否走得长远。基本功中最基础的是手形,手形不正,会影响弹出的音色是否饱满具有感染力,这也是专业院校选拔学生很重要的考核标准。
三,意志坚定,不能轻言放弃。
按照我的经验,孩子在特长学习上,通常会经历兴趣高涨期、平稳期、厌倦期、平稳期,四个阶段。一开始兴趣都很高,之后会渐渐回落,进入平稳期,两到三年之后,则会进入厌倦期,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这是最难熬的一段时期,熬过了就进入平稳期,熬不过,就前功尽弃,很多孩子都是在这个阶段放弃的。所以家长此时一定要意志坚定,必要的时候狠心推上一把,日后孩子的人生就会登上另外一个高度,看到更美的风景。
器乐学习道阻且长,希望每个家长都能科学规划,坚持到底,既不要半途而废,也不要伤了仲永!

练琴和跳舞,一个也没坚持下来,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

兴趣班在报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些,孩子毕竟是孩子。
首先在给孩子报班的时候,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和目的。是大人的虚荣心、焦虑,还是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
这一点很重要。练琴和跳舞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即使大人每天练习那些重复的基本动作也会厌烦,更何况孩子?
我家妞妞特别好学上进,妥妥的学霸一枚。可是弹琴、跳舞、画画都没兴趣,只报了学校老师的辅导班,每天作业多得写不完,但她甘之若饴。
儿子开始报了老师的辅导班,可是只坚持了一个月就不干了,一心一意要学跆拳道。对于学习,他对自己没有太高的要求,就是喜欢跆拳道,而且他身体的韧性很好,他也很享受劈一字马时同学们的惊呼声。
因为条件有限,我只允许他们报一个班,而且强调中途不可以退出,既然选择了,就必须坚持到底。这样在孩子们心中会有一种庄重的感觉,他们所做的事情是自己选择的,不是爸爸妈妈强加给他们的。所以,无论妞妞报学习班还是儿子报跆拳道班,他们都很开心,而且很努力,因为我愿意让他们朝着他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妈妈扮演了什么角色?
是充满焦虑地催催催,还是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地与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妞妞六年级,有时候老师留的作业太多,在学校都写不完,回到家饭都顾不上吃埋头就写。我总是轻轻地把她的头抬起来,强制她先吃饭或者玩一会儿再写。每当这时候,她都羞涩地笑笑,乖乖地吃饭。
儿子练跆拳道倒是没什么难的,真正的兴趣所在,挡都挡不住呀!而且他总觉得自己进步太慢,我总是耐心地开导他,要他把基本功练扎实,不要追求所谓的升级。老师说每年五一、十一可以打比赛,我决定明年五一让他出去开开眼界,在这之前一个月老师会集中培训,加大训练力度。而这正是他想要的!
其实,关于育儿,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你是否真正了解你的孩子,什么是他喜欢的,什么又是他坚决反对的,只要明白这些,其他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方法总比困难多,不是吗?
作者:会飞的蜗牛(一个热爱生活、有丰富育儿经验的仨孩儿宝妈)。
关注儿童生理、心理健康,致力于育儿经验分享、亲子阅读的分享。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蜗牛妈妈育儿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