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问题为什么要加1减1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有没有加一或减一的?

[更新]
·
·
分类:行业
4555 阅读

排队问题为什么要加1减1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有没有加一或减一的?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有没有加一或减一的?

有的。排队问题和读书问题。
减一的的数学应用题。
小朋友们在排队做操,小花排第四,小红排第九,他们之间有多少人?
列算式为9—4—1=4
他们之间有4人。这是减一的问题。
加一的数学应用题。
小明读一本书,从第五页读到了第九页,他一共读了几页书?
列算式9—5 15
他读了5页书。这是加一的问题

同学们排队做操,小军排在第5,小亮排在第10,小军与小亮之间有几人?

有4人
解:10-5-14(个)即小军和小亮之间有4个人。
我们一定要理解之间,某两个数之间是不包括这两个数的,所以排队的时候列式计算:大数减小数,还要减一

一年级10到14之间几个数?

十和十四之间有三个人。十和十四之间有的数字是11,12,13,数字有三个那就是说人也应该是三个,一个数字代表一个人。十和十四之间说的是十和十四中间的数,不包括十和十四两个数,也就是不包括十和十四这两个人,所以十和十四之间只有三人,不是五人。如果是从十到十四之间有几人,就是五个人。

一年级孩子每天做一百道口算题,真的会对以后的学习有帮助吗?

作为布点法个性化教育研修者,谢邀回答。肯定回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属于前运思期的认知发展阶段,每天一百到口算题,对以后的学习没有帮助。
学习量过度会“揠苗助长”。 任何学习只要是急功近利的过度进行,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每天做十道口算题比较适合,如果能够持续保持这样的思维训练,会有助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成长。
是否过度就直观观察孩子接受训练时的状态。第一、面相上是否有疲倦感;第二、精神状态是否兴奋;第三、心理状态是否有内发需求。
众所周知,过度开发、过度运动、过度学习都是百害无利。千万不能急功近利地催生孩子成长!
学习量过度强化“知觉集中倾向perceptual centration”。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属于前运算阶段,其认知特点有知觉集中倾向,系指前运思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景时,只凭知觉所及,集中主义于事物的单一向度或层面,忽略事物的其它向度或层面。
试想每天一百到口算题,这种过度机械化的思维训练,只会强化孩子的知觉集中倾向,顾此失彼的结果,难免导致对问题的错误解释,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极度不利。
用布点法话语,人的认知结构是有知与不知形成的动态的问题结构,每天一百到口算题,这样的雷同训练僵化了孩子的知与不知运动,造成机械的知与不知运动,违背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
学习量过度强化了“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可逆性是合于逻辑的思维过程。最常用到的是数学运算以及所有属于因果关系的问题。所为可逆性,是指思维问题时可以从正面去想,与额可以从反面去想;可以从原因去看结果,也可以从结果去分析原因。如此,顺向与逆向思维历程,即称为可逆性。
前运思期儿童属于不可逆性特征,所以思想不够周延,在思维时他的基膜功能所表现的不可逆性,乃是阻碍其合理思维的原因之一。试想,每天一百道口算题机械的题海训练会促进孩子的认知形成不可逆性生长。
用布点法话语,这种符号题海化机械训练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僵化了孩子符号运演能力,扼杀了孩子的自主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