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有效教学 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一节高效而不失趣味的课堂教学?

[更新]
·
·
分类:行业
5004 阅读

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有效教学

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一节高效而不失趣味的课堂教学?

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一节高效而不失趣味的课堂教学?

我是教初中语文的,题主问题中的三个条件“人数多”“高效”“有趣”要三结合,其中,“高效”是核心,“有趣”是途径。我是怎样去做的?我将列举我实践的大量事例来回答。
一、“人数多”这个条件就是客观现实。在没限制班上人数的时候,我们学校一般每个班都是70几个人。语数外三科,一个老师两个班,一般有150人左右。现在限制了班级人数,一个班在50——55人之间。
我心中班级的理想人数是30人以内。
二、“高效”这个条件是核心,是要花狠功夫才能达成的。语文学科历来就是少慢差费的,课堂效率低下早已是普遍现象。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它是普遍的就是正常的,所以国家通过调整课标、调整课程、更新观念、培训老师,指导一线老师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线老师也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去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我通过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在以下几方面努力探索过,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1.优化课堂提问。
我教学《老王》的时候,提一个主问题:老王为什么愧怍呢?在教学《社戏》的时候,就提一个主问题:那一夜的豆也不好吃,那一夜的戏也不好看,为什么作者在结尾却说,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再也没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了呢?我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就提一个主问题:百草园是童年鲁迅的乐园,表现在哪些地方?三味书屋就没有乐趣了吗?
当学生围绕这些主问题去阅读、思考、探究、讨论时,就容易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效率就容易提高了。
2.适时开展课堂讨论。
第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上述的主问题。
因为围绕这些主问题还可以有许多的追问。学生必须自己阅读课文后,提出许多小问题才能解决这些大问题。在提出小问题,也就是说提出各种追问的时候,开展讨论就很有必要。讨论的时候,一方面是参与的人比较多,另一方面是每个学生有观点的时候他有机会表达出来。当一节课有了思维的参与,这节课就活了起来,效率自然就高了。
第二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那些值得争论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含义丰富的问题、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组织这样的讨论也是需要教师有慧心的。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的父母菲利普夫妇真那么可恶吗?通过讨论得出来了新的结论:菲利普夫妇的行为,除了金钱至上、没有亲情外,也表现了小人物的悲哀。你看,主题的丰富性通过讨论就出来啦。这属于思维层次的高效率,不是每天都可期的。
3.开展一定的活动。我主要开展的是课堂小辩论和课本剧表演。
(1)课堂小辩论。
记得这学期上的第一篇古文《陈太丘与友期》,文章的结尾是:七岁的元方,因为父亲的朋友失信又无礼的行为而生气。所以,当父亲的朋友明白自己的错误主动下车来拉元方的时候,元放头也不回地径直回屋了。
当时我就组织了一个课堂小辩论:你认为元方的做法正确吗?全班同学参与辩论,分为同意和不同意两方。一方站着,一方坐着,辩论非常的激烈,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很出乎我的意料。我相信: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率的。以前教学《愚公移山》、《海鸥乔那坦》也是同样的辩论效果。
课堂小辩论是讨论的一种特殊形式。
(2)课本剧表演。
一般是情节性比较强的文章,适合于课堂表演。现代文中最好表演的是《我的叔叔于勒》。表演得最多的是古文,如《蜀鄙二僧》《扁鹊见蔡桓公》《晏子使楚》《提辖拳打镇关西》《范进中举》等。戏剧单元是天然的表演材料,当然不放过。
这样的课本剧表演不需要写剧本,就是翻译过后凭学生的理解自由发挥,允许添角色,参与率很高,往往一节课表演不完,学生要求还用一节课。这种情况下,一般我都会“娇惯”我的学生,满足他们表演的欲望。
从以上三个方法可以看出,怎样让学生数量多的课堂高效的核心点:就是想办法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参与的面尽量的广。
三、有趣的课堂。
学生有兴趣的课堂,就是学生学得轻松的课堂,就是学生爱学的课堂。一般通过以下方式让学生学有兴趣:
1.上述的讨论课、辩论课、表演课,本身就是充满乐趣的。这里不再赘述。
2.语文学习与音乐、美术相结合。
我的课堂语文与音乐相结合的例子,如:大家耳熟能的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我就教学生学唱这些歌,歌唱会了,诗词的情感语意也把握了,学生兴趣也高涨起来了。我教学散文《望天树》的时候,就教学生唱《好大一棵树》,也是歌学会了,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思路也理解了。每当课间,教室里回荡着各种声调的“好大一棵树”的歌声时,我和学生都开心极了。
我也有语文与美术相结合的例子,如古文《河中石兽》怎么会在河的上游找到石兽呢?我讲,越讲学生越昏,我就喊他们自己画,一画就明白了。《羚羊飞渡》也是语文和美术相结合的很好的例子。
本文小结:怎样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去建设语文高效而不失乐趣的课堂?
1.我的观点是:
(1)想办法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参与的面尽量的广。
(2)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2.我的做法是:
(1)优化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2)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表演:给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表现出来创造机会。
(3)寻找语文与音乐、美术的联系,让学生学得快乐起来。
【注】以上所列举的课文,均出自鄂教版语文教材初中7——9年级。因为我本学期才接触新的部编版教材。在使用新教材中,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
面对可供选择的诸多内容,应如何选?选什么?选多少?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以投掷类教学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垒球中的挥臂动作,可以采用掷纸飞机比远、扔纸团、投绳等学习内容;为了提高投掷中的出手速度,则可以选择甩绳、小皮球等轻物对墙对地投掷等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采用单、双手抛、投实心球的练习内容。
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
例如,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好多老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能紧扣主教材,能为主教材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上前滚翻一课时,先让学生做“看天”和“看谁坐得快”的游戏。
初看这是两个很普通的游戏,但是联系到后面的前滚翻教学,就觉得这两个游戏不是一般的游戏,这两个游戏中,隐含了完成前滚翻的要领(低头、团身),为下面的前滚翻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这样的游戏内容才真正具有实效性。
最后,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
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
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
” 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
因此,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笔者多年实践体会如下: a、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
”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呢?由于班级中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可以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
在体育课中运用分层的教学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水平二前滚翻教学中设计了难易不同的四组练习方法:1组,有斜坡的前滚翻,(要求头后部着垫,团身起立);2组,正常的前滚翻,(要求同第一组);3组,有宽度限制的前滚翻,(在2组要求的基础上滚直线);4组,有远度限制的前滚翻,(要求在3组的基础上不分腿,具有一定的远度支撑,完整滚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样一个动态的分层,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同时亦可上升下降,从而起到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b、满足需要,激发兴趣。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喜欢上体育课。
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新异刺激的影响,往往具有求新、求异需要——即对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喜新厌俗。
因此,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新颖。
如让学生做准备活动时,应杜绝单一无味的练习,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一些花样,如游戏性比赛、新颖的体操或舞蹈,有条件的还可配上优美的音乐伴奏,更能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之愉快完成练习。
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c、倡导竞争,激发兴趣。
学生的特点是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竞争又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
所以,在教学中应创设竞争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竞赛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如: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比高、比远、比快、比反应、比质量、比作风等,竞赛结束时,教师必须进行小结和讲评,表扬优胜者,以示鼓励,满足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对于失败的同学则要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到再赛的胜利。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
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a、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如教学耐久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每次课都注重在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上的改变,跑时的队形可以花样多样新颖。
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重复接力跑,分组对抗等。
这样使学生寓耐久跑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b、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
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
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
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
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
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
我们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远离一些形式的浮躁,多作一些务实的探究。
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
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真正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会真正得到发展,课程改革也一定能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