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三国50级以后还能不能拜师 如何看三国演义?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2703 阅读

正统三国50级以后还能不能拜师

如何看三国演义?

如何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用了极大的张力去表现历史人物和历史趋势,英雄豪杰的主观能动与历史客观规律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对立性,双方有时候是撕扯的。
例如诸葛亮有北伐的壮志豪情,却饮恨以终。即使是取得了成功,却转眼成为陈迹,即“是非成败转头空”,当下的光鲜成为他日的故迹,也叫人悲从中来。中国传统的审美有一个领域,叫做吊古。吊古总是充满着沧桑悲凉,其实并非一种消极情绪和负能量,而是以一种跳出局部圈子从整体观照历史的眼光,曹操也好,孙权也好,刘备、诸葛亮也好,关羽吕布也好。
一方面是历史的闪光点,另一方面却是转瞬即逝的流星,个人功绩的短暂和历史的无限所形成的矛盾,恰好是一种充满张力的悲剧。

孔、孟、颜、曾排辈为什么都是一样的,是谁规定的?

首先,您的这个姓氏排位有问题。按照历代史料及孔庙四配排行,应该是孔、颜、曾、孟,因为曾参是孟轲的师祖。四大圣贤
在中国古代有四大圣贤,又称四大“圣裔”。他们是孔子、颜子、曾子、孟子。他们的嫡裔,自古以来被称作“圣门后裔”。只有他们的家谱,才能称为“通天家谱”,他们自称时不说“免贵”这两字。
而四大“圣裔”的嫡传子孙命名都按照同一字派,这是康熙帝的决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只有孔、颜、曾、孟叫四大“圣裔”?
四大“圣裔”孔庙四配
孔庙四配,即四公、四圣。他们的塑像位于孔子像的两侧。
依次为:孔子像东为兖国公颜回(复圣)、沂国公孔伋(述圣),西为成国公曾参(宗圣)、邹国公孟轲(亚圣)。
一、衍圣公孔子没得说了,“圣人”啊!
历代王朝对孔子嫡孙都是封爵的,从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开始,对孔子后裔进行册封,当时叫奉祀君,公元1055年,宋至和二年改名为衍圣公。
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椿
到了明代,孔家衍圣公班列文官之首,属于一品文官,清代沿袭明制,衍圣公列内阁大臣之上,一直到1935年,延续了八百多年的衍圣公封号被废除。。
1935年一月十八日,国民政府下令:
兹以孔子嫡系孙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颜氏嫡系孙为复圣奉祀官;
曾氏嫡系孙为宗圣奉祀官;
孟子嫡系孙孟繁骥为邹国公亚圣先师奉祀官。
以特任官待遇。
二、复圣公颜回
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就是颜回,其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因为颜回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
唐太宗尊为“先师”,唐玄宗尊为“兖公”,宋真宗加封“兖国公”,元文宗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三、宗圣公曾参
公元前482年,颜回病故后,师弟曾参就变成了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
曾参27岁时孔子去世,将孙子孔伋托付于曾参,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唐玄宗时尊为“ 伯”,宋徽宗时尊为“武城侯”,南宋度宗时尊为“ 国公”,元至顺元年尊为“宗圣公”,到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地位仅次于“复圣”颜回。
四、亚圣公孟轲
为什么把孟轲放在最后一位?因为子思是曾参的弟子,而孟轲是子思弟子的弟子,所以从师承来说,曾参是孟轲的师祖!
据《荀子》非十二子篇:子思、孟轲为一派,《史记·孟荀列传》记载:孟受业子思之门人。
孟轲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宋神宗尊为邹国公,元文宗尊为邹国亚圣公,明世宗尊为亚圣。
钦此四家字辈需要指出的是,孔、颜、孟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但是曾子后裔没有享受这世袭的礼遇。
所以到了1539年,明世宗嘉靖十八年,明世宗朱厚熜下旨鉴于“四贤一体,皆有大功于吾道,而曾氏独无世袭,非缺典欤”,寻找曾子后裔。
最后江西抚在永丰县找到了曾子第五十九代孙曾质粹,曾质粹奉旨东归,封为翰林五经博士,子孙世袭。
明洪武年间定十字:希、言、公、彦、 承、宏、闻、贞、 尚、衍;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钦赐孔、颜、曾、孟四姓使用统一的排行字辈;
清乾隆五年,定十字:兴、毓、传、继、 广、昭、宪、庆、 繁、祥;
清道光十九年,定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北洋政府批准续二十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56-65代)
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66-75代)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76-85代)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86-95代)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96-105代)
其中有某字因为避讳而改,“弘”字避讳乾隆皇帝,修改为“宏”,“继”字避讳,曾氏修改为“纪”等。
从此,孔、颜、曾、孟的排辈就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