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的特点与近代教育比较 我听人说教育大概分三种,一、家教,二、师教,三、自教。自教?请问大家谁能为我解惑?

[更新]
·
·
分类:行业
2782 阅读

古代教育的特点与近代教育比较

我听人说教育大概分三种,一、家教,二、师教,三、自教。自教?请问大家谁能为我解惑?

我听人说教育大概分三种,一、家教,二、师教,三、自教。自教?请问大家谁能为我解惑?

哎!我解释一下吧!刚听朋友说了一遍,理解了一点,先说前两个!
家教,是指家人,长辈教导孩子学习方面的事或者做人处事的一些基本原则,其实,中国大部分家庭在家教这一方面做的真的是,有很大的缺陷和不足,目前来说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
师教,一般是指老师教导学生,或泛指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但在某种领域比自己更有知识见解或更有能力,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并且他以某种形式教导了自己,就可以被称为师,这一点古人对于师教是比较重视和清楚的,所以在古代,古人对于老师或比自己更有能力更有知识的人是非常尊敬的。
自教,字面意思,自己教自己,人都是会长大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经历的也就越多,对于很多以前不理解的事也会渐渐明白,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总之,自教就是自己思考,自己学习。
举个例子,假如我代表自教,我妈妈代表师教,我爸爸代表家教,那么哪一个才对我成人成才最有帮助?
其实教育这一块,三方相辅相成,没有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家教和师教主要体现在对未成年,还未步入社会的人的影响,自教主要体现在孩子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的时候,这个时候所经历的事情理解是最深的,自教效果也是最好的。
额………差不多了,暂时我的理解就这些,一开始我朋友叫我去寻找答案,后来看我实在不知道,就给我讲解了一遍。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是有点懵。自教?
我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见解只能说还是非常片面的,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关于教育,怕是孔子来说恐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解释清楚。

自教应该是自助教育吧~推荐看一下《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以个人兴趣为动力,拓展自己喜好的知识面。
比如,孩子喜欢奥特曼,那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了解奥特曼周边知识。

古代学校有哪些称谓?

中国古代的学校,是按照礼制和规模来称谓的,分为塾、庠、序、泮宫、辟雍等,这些称谓,大抵是在上三代(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并落定为礼制规范。
塾:是形声字,“孰”通“熟”,意思为瓜果等作物成熟了,可以享用了;“土”指园地、地方;这两个意思合起来表示享用成熟瓜果的地方。古时,瓜果作物成熟后摘收回来,就堆放在宅门内两侧的走廊或堂屋里,是家人、族人们聚合尝鲜的地方。但是这种地方一年中只会在特定的季节使用几次,平时大都空闲着,于是也就被兼做教书就读之所。西周时,这种规制已经被确定下来,成为家族设置的初级学校,也称为家塾或私塾。《礼记·学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塾的规模,按周礼的规定是“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就教于塾”(见《礼记·学记》郑玄注、孔颖达疏)。古时地广人稀,方圆百里之内以二十五户人家为单位,找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作教室,就是最基层的学校,叫做“塾”。想来这“塾”的规模也堪可观,如若是每户有四、五个学龄孩子(在非计划生育的年代很正常),那就是一百多学生呢。
庠(xiáng阳平 ):也是个形声字,“广”字就跟房屋有关。根据《礼记·学记》的描述,“庠”是比“塾”规模和等级更大更高的学校,叫做“党有庠”。所谓“党”,是五百家的居所,也称乡党,这样的规模,大概是二十个“塾”。在夏、商时期(距今4000~3000年前),庠就已经广泛存在了,可见中华教育体制之悠久。
序:本意是指房屋的东西墙,引申为场所,也做为学校的别称。《周礼》记载:“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序”那时也是教习射箭的场所,其部分功能类似于今天的体校。东汉大儒郑玄解释:“序,州党之学也。”庠、序在古代并称为学校,也有解释为:“殷曰庠,周曰序”(《孟子·滕文公上》),殷商时叫“庠”,周朝叫“序”,也有“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之说(《说文》)。总之,庠、序是比塾格制更高、规模更大的学校。
泮(pan,去声)宫:是贵族子弟学校,大概贵到诸侯级别。《礼记·王制》:“诸侯曰泮宫”,所谓“泮水”,反映了当时的礼制,诸侯创办的学校建筑格局只能是三面环水。这类学校注重的不是规模,而是地位和档次,后来的科举制度中,生员入学也称“入泮”。
辟(bi,去声)雍:《礼记·王制》:“天子曰辟雍”,所谓“辟”,汉班固在《白虎通·辟雍》的解释:“辟者,璧也。”它象征着天圆地方,又有流水环绕,意喻为阴阳拱合、教化流行。辟雍是在诸侯之上的、最高层的皇家子弟学校,是最高学府。至少在西周时期(距今约3000年~2700年)辟雍就成制式了,它是个圆形建筑,四面环水,凡周天子的子弟都要也只能在这里学习,所教大概也是帝王之学。后来,历代皆有辟雍,只是功能逐渐演化为祭祀场所。唯一保留其本来功能的,应该是乾隆时建造、历朝清朝皇帝的讲学之所、现今北京国子监内的辟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