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很冷 冬季室温20度冷吗?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4956 阅读

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很冷

冬季室温20度冷吗?

冬季室温20度冷吗?

冬天室温20度会不冷的
20度室温在冬天是不冷的,人体最舒适的室内温度为18至25℃,夏天温度为23至28℃。目前室温20度在舒适的室内温度内。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室温为19至24℃,人会感到最舒适。如果在18℃时,人的精神状态好,思维最敏捷。

越来越孤僻该怎么办?

你或许有些害怕社交活动,那么如何克服社交焦虑呢?
1)相信自己可以改变
社交焦虑是一种非常普遍而且正常的现象,很多人在陌生场合,都会感觉到有一些不适应,只是每个人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而已。
当我们再次遇到社交压力时,我们可以采取很多有益的处理方法。比如写下当下的想法,用微信语音录下自己的话,或者把现在的心情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一步是让自己看见,此时此刻,我们又有了一些消极的自我批评的想法,我们可以按下暂停键,看看其实我没有那么糟糕。
2)减少自我关注
在压力环境下,我们往往会忽视了周围的环境,而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并且用放大镜去寻找自己身上的瑕疵。
转移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边的事,而不是在自己的内心。忘记自我,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交生活。我们可以怀着好奇,看看别人是怎么进行交流的,他的言谈举止,倾听他们谈话的内容,偶尔参与到对话当中。
当你对别人越好奇越感兴趣,你就会越关注他人和谈论的内容。
吉莉安﹒巴特勒提到了一个双项实验,来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确定和改变注意力的方向。
首先,关注自己的内心。在与人交谈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3到5分钟,然后对谈话的效果和自己的焦虑水平进行评价。
然后,把关注点转移到外部。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他人身上3到5分钟,再进行同样的评分。
比较这两种关注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同之处,然后看看是哪种效果更好?哪种方式让你感觉更好?你需要如何去做出改变?
比较完全关注自己的内心与完全关注外部环境这两种极端的方式时,我们就容易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也会在两种模式当中切换自如。
3)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我们会对自己有负面看法或者评判,头脑中会留下一些自己过去表现糟糕的记忆或印象,内心会对自己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比如我不行,我做不好,我很糟糕,我就是一个不善社交的人。
当出现这些自动化思维的时候,我们首先去识别这些想法,并且把它记下来。客观地记录下发生这个事件的场景,写下当时自己的感觉以及想法。将感觉与想法进行区分,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识别出那些具有偏见的想法,然后针对这些偏见进行改变。
我们可以尝试用下面的句式做练习,来改变我们的偏见:
针对“必须”、“应该”的信念:
“我应该在这次聚会中能言善辩”。
可以把它换成“如果我在这次聚会中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会更好”。
针对那些极端的想法:
“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
可以去寻找一些例外,比如在某些场合我也挺能说的,或者某次家庭聚会中,我表达了一个自己的观点,受到了长辈的认可。
4)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在社交场合或者自己觉得不安全的地方选择逃避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这是我们本能的一种保护方式。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行为只会让问题进一步恶化,而得不到解决。
吉莉恩在《无压力社交》中给出了一个微型实验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摒弃安全行为,直面现实。我们只需要对行为模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变化,保持好奇心就可以了。
方法其实很简单。首先,在心中构想了一个特定的社交场合。比如,你去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辨别自己目前的行为模式。你发现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不主动跟人打招呼。
然后,将它与自己的想法进行联系,确认你的期待:你希望别人主动、热情跟你打招呼;或者你对自己的评价:今天的打扮不够漂亮;或者你过去不愉快的体验:在某次同学聚会中你感觉被奚落等等。
接着,你决定要做出怎样的改变?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你的勇气和好奇心,你决定主动去跟过去有过不愉快经历的朋友打招呼,你想看看,他是否还记得过去那段不愉快的经历?他会对你的行为有什么反应?
最后,评估你做出这个动作的结果。你会发现也许他完全忘记了过去发生的事情,他也正等着你跟他打招呼呢,原来他比你还害羞。
这时,你会发现,原来主动地融入社交,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通过这样一个主动行为,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也让彼此变得更亲密,你也不再是那个被隔绝在外面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