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求职进度表 工作后你积累了哪些职场经验?

[更新]
·
·
分类:行业
1474 阅读

个人求职进度表

工作后你积累了哪些职场经验?

工作后你积累了哪些职场经验?

每个人走入社会、迈入职场,心态不一样、目标、目的不一样、理想不一样,得出的职场经验也会有所差异。如果从日常的琐碎经验说起,恐怕难以完整表达这些经验。我们把这些职场经验和道理分为几类,归纳一下,分享给大家。
一、关于能力。
1)能力的获得。
职场的能力往往是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获得的。这需要时间,而这里说的时间不是指自然的时间,而是指真正投入在学习、实践上的时间。
2)能力是什么。
能力到底是什么?一个曾经辅导过公司“项目化管理”的老师给出了一个关于能力定义的公式,我觉得蛮有道理。他说,能力的公式其实就是:知识X技能。知识的获得在于学习(理论),技能的获得在于实践(经验)。而能够让能力得以发挥的关键是做事的“态度”。所以一个人的业绩基础是:知识X技能X态度。
3)能力可以习得。
有些人说我没有什么天份,也不够聪明,你们的能力我都学不来。这是对能力的一种误解。能力是可以习得的。就像曾国藩一样,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最后成为了众人尊敬的、能力高超的一国大员。关键是看一个人对能力的欲望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么执着。
二、关于关系。
我在悟空问答里看到许多人在谈职场的人际关系问题。问的最多的是: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与上级的关系重要(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会拍马屁重要)。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会,根本没有什么能力,单凭“关系”和“拍马屁”是绝不可能走到上位的,因为现代职场,人和人之间就是一个价值链,当一个人在能力上无法产出价值时,关系相关人是不敢用这个人的,否则他在价值链中就存在不下去。所以,“关系”的基础是能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关系”是能力的“催化剂”。能够胜出的一定是“能力”和“关系”并驾齐驱的人。
三、关于收入。
收入有两种:一种是近期收入,一种是远期收入。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延迟满足”,说的就是远期收入。一个人在职场上应该注重哪种收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者都应该被重视,但现实往往就是这样,当你关注近期收入时,远期收入就会受损;当你关注远期收入时,近期收入就会降低。有些人把自己前期的收入,转而投到学习上,自己短期的利益大大降低,但由于学习带来的远期收入会大大提高;有些人把前期的收入积累起来,把学习当做可有可无的一件事情。五年、十年后,发现那个注重远期收入的人工资高出一大截。
注重远期收入的人,会忽略很多职场上不公平的事情、不公平的待遇,因为他要的是明天的辉煌,而不是今天的一时泄愤。
四、关于跳槽。
曾经看到一道题,问得是“究竟多久跳一次槽才合理”。这的确是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不同,跳槽的时间选择也会不同;每个人所在的公司不同,跳槽的时间选择也会不同。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一个人绝不可以像吃饭一样那样频繁地跳槽。跳槽的选择时间应该有两个:
1)遇到天花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具备了相当的能力,而这个公司的“升职天花板”、“薪酬天花板”阻碍了自己能力的发挥,这个时候该跳就跳。前提条件是: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即自己已经完成了一个级别上的能力体系构建。我不赞成刚学会了“三脚猫”的功夫,就以为自己能得不得了,于是频频跳槽,结果越跳越糟糕。
2)环境使然。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价值观相差甚远,对于周边的工作氛围极其不适应,仰或遇到一个没有“眼缘”的上级或者老板,或者公司的制度、政策极其偏狭,该跳就跳。否则,在这样一个让自己极其不舒服的环境下工作,根本就不会很投入,每天三心二意地工作着,久而久之成了职场的一个“混混”,最后害了自己。但是,在人际能力中,有一项能力要格外注意:适应能力。有些人确实百般想融入这个环境,却总是融进去,这可能是自己适应能力的问题,也可能是真的遇到了一个少见的“特殊的环境”。如果是前者,稍安勿躁,先纠正自己适应力;如果是后者,该换环境就换环境。
五、关于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不清晰,糊里糊涂在职场上埋头苦干,可能最后都走不好。职业规划,让自己在职场上的目标明确,自然会知道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可以放一放;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后做。职业规划的配称是学习的方向与学习和培训的内容。职业规划里又包含了若干个子目标,这样使得自己不会迷失方向,在做一些自己的职业决策时,就会有依靠和基础。没有职业规划,或职业规划不清晰,很容易让人产生职场懈怠,像无头苍蝇一样在职场上混日子。
六、关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每个职场人最头痛的事情。有些人觉得工作是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结果是薪资不断地增加,却脱不开忙来忙去的工作,忙得让自己无法有时间去享受生活,享受与家人的团聚,更别说腾出时间照顾孩子的学习,从而对工作生出“厌倦感”,认为工作夺走了生活的时间和乐趣。
事实上,产生这样的结果,与两个事情有关,第一是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定义;第二是职业规划。有些人,回到家仍然在工作,有些人一出公司的大门,就会告诉自己:今天的工作到此结束,我要开始我的生活了。两者都没有错,错在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而职业规划,如果实施的好,就会让自己在处理工作的效率上大大提升,从而为自己带来更多的业余时间用于生活。
工作的问题,我们脱不开,因为想要生存,就要工作;而对于生活,极少有人去做规划。所以,建议职场人能够根据自己工作的推进情况,制定与生活相关的一些计划:每隔多久与家人一起旅游一次,每隔多久必须陪伴孩子的学习一次,每隔多久与老友们团聚一次,多久去做一次健身运动......如果说,一年当中,根本不可能去做这样的安排,那么,要不就是你自己有问题,要不就是你的公司有问题。
七、关于“职场小人”。
很多人谈到“职场小人”,我们就单独把这个话题拿出来做一些诠释。
不知道是我幸运,还是现实真的是这样,我遇到的“职场小人”极其少。所以,我对“职场小人”的判断是:这类人很少。有些“职场小人”只存在于我们“心中”,是我们把他/她看作了“职场小人”,事实上并非如此。但我自己也真真切切遇到过“职场小人”。遇到这样的人怎么办?第一,躲开并时刻提防。不要有任何不必要的交集,同时要从自己的信息、行为上做好防护和提防,否则真不知道这些“小人”会出什么“幺蛾子”。第二,彻底将他/她“打趴下”,让其永远不敢再在你面前耍任何“小人”的动作,“打趴下”要狠、要准,就像对待恶狗一样,让这条恶狗见了你就“逃跑”。
职场,要想让自己掌控,就要付出常人所不及的努力。尽管,能够掌控职场的人不多,但也许你就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本科毕业辞职在家,没找到工作很迷茫,感觉什么都不会该怎么办?

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1、我2007年第一次高考只考了个本三,本三学费很贵,家里是农村的,没钱上这么贵的学校,后面去台湾的工厂上了三个月的班,人生第一次打工,第一次体会到在工厂上班真的很辛苦,三个月瘦了快10斤,在工厂打工的日子真的让人看不到希望,我觉得自己的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后面我选择了去复读,最后考取了省内一个不错的二本学校,我学的是化工,但是后面才知道这个专业去工厂的比较多,有了工厂的经历肯定不愿意再去工厂,我在学校期间又选修工商管理专业。
2、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学习的2个专业知识对自己找工作没多大帮助,唯一可以当作敲门砖的就是自己的二本学历,让自己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服装公司管理培训生的工作,其实就是先去店铺卖衣服,从最底层开始做起;
3、第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店铺度过,那段时间每个月的收入就是2200-2500,每个月省吃俭用,最多就剩200元,请女朋友吃过最贵的也就是是59元的牛排自助餐,而且最多就2个月吃一次(到现在都觉得亏欠她),有一天晚上加班到凌晨2点,在回来的路上真的扛不住了,坐在路边哭了,想着自己读了这么多年大学,才这么一点收入,而且还看不到希望,不如回老家找个简单的工作算了,至少还能住家里每月还能多剩一点,那时候真的很迷茫。
4、在这个公司一年半以后我晋升到了主管岗位,那时候收入比在店铺多了一倍,感觉生活有点希望了,那时候我给自己订的目标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做的多学的多,所以那段时间很多同岗位人不做的事情我都是主动承担,在那段时间我收获了很多,自己管的店铺业绩基本都是公司第一名除了一个月是第二名。
5、在主管岗位工作了一年半以后,自己也是一直在思考在这公司还有晋升的机会吗?个人是觉得没有的,因为我在同岗位当作年纪最小,资历最浅,而且我的上级是总监,年纪不大,老板也很信任他,但是迷茫归迷茫,我还是坚持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突然有个晚上,我的总监打电话告诉我公司准备安排他负责其它项目,他向老板推荐了我,老板也同意了,他说之所以推荐我这个资历最浅的,是因为看中了我的做事情态度,而且老板虽然没怎么和我接触,但是我的业绩他一直有关注,所以推荐的时候很顺利。
6、老板给了我经理的待遇,工资比我当主管还低,但是给我了总监了权力,我开始上任之后就告诉自己,前期不要看中钱,一定要让自己做出成绩,让自己在这个行业内有知名度,还要学会积累一些资源,经过自己努力,我三年内给公司多赚 了2000多万,公司待遇也帮我提升上去了,也有猎头找我聊过。又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我给曾经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有了个稳定的家,自己也有属于自己的事业我已经很知足了。
7、分享自己的经历主要是想告诉这位同学刚毕业觉得啥都不会,觉得很迷茫是很正常的,先就业,只要你对你的工作不讨厌,我觉得就可以坚持,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随大流,而且一定要让自己的工作有结果呈现,这样别人就会关注到你,会给你更多机会,很多时候不是你会了才会给你机会,而是别人给了你机会,努力之后才学会,才做的更好,加油!有什么想法也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