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受挫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负责的品格和性格?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3146 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受挫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负责的品格和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负责的品格和性格?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孩子的未来,更是父母的寄托与期望。
古代,孟子有「人性本善」之说,荀子有「人性本恶」之论。其实,人性之善恶大都是受后天教养及环境的影响。所以要培养一个人有良好的品格,首重如何永保一颗懂得「爱」的心;而从小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豁达的胸襟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维系一个人拥有「爱」的力量与方法。  
因此,如何「爱」?如何「被爱」?如何尊重「爱」?
是从小就需要教育与学习的,透过不断的学习、教育,才能让内在那份善良的情操,孕育出完善的品格,并且巩固它的根基,不致随环境的变迁与人生际遇的不同而动摇。
爱的真谛  
爱孩子容易,用对的方式去爱,却很难;这是二十一世纪全球父母的难题。
爱,给与容易,恰到好处却很难。父母对孩子过多的爱、不当的爱,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些负向性格:如骄傲、愤怒、嫉妒、懒散、贪婪、依赖、懦弱等。所以,别让我们对孩子的爱成为易拉罐的爱:廉价、易开、随取随有;这样不仅剥夺孩子面对问题的能力,也让孩子不懂得感恩,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将来在社会上与人际关系互动上,更易因而产生挫折感。
溺爱型的爱,给孩子过度的自由与物质享受,不仅让孩子不懂得惜福,也会让孩子无法制止本身不合理的行为,导致自我接纳力降低、抗压力减弱、挫折忍受力无法提升。  
正确的爱是适时的爱、适当的爱。多花时间了解孩子,才能因材施教。在其成长的各阶段,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拥有一颗善良、体贴、真诚、乐观、积极、勤俭、惜福、感恩等正向心态,并让这些正向思维成为孩子的行为习惯。一个有正确人生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成功的人生已离他不远。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  
了解爱的真谛之后,父母便要以身作则。所谓「身教胜于言教」便是这个道理。教育孩子没有快捷方式,父母的言行长时期作为孩子的典范,才是最根本的方法。其次,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品格情操的培养。父母为孩子选择优良的读物,引导、分享,让孩子深刻领悟书中令人感动的美德与情操,借此加强孩子善良的天性,并藉由分享、探讨中,增进亲子关系,以及加强培养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  
为人父母在孩子各种不同成长阶段中,学习教育专家或他人教育孩子有成的方法,用心关注、教育自己的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举出清大李家维教授教育孩子的方法与家长们分享:  
一、拉回自己的手,不要为孩子做太多:李教授认为适性的拉住自己的手,可以让孩子学会自我思考,进而培养出独立自主的个性,养成负责的态度。  
二、花时间懂他:了解孩子的性向,了解后提醒自己,不能按照自己对孩子设想的人生前程,去替他铺一条路。父母的好意有时常和子女背道而驰,因此,父母在给爱时,请先问自己,这是谁的需要。  
三、身教胜于一切:孩子的物欲,一半是天性,一半是由父母的生活型态中学习而来,所以,父母若物质欲望低,孩子也不会爱名牌。联合报副刊一篇读者投书提到,如果父母不能一辈子供给他优渥的生活,那为什么从小要让他养成浪费的习惯?所以,教懂孩子「节俭」,比期望孩子以后能赚大钱,要实际多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很古老的谚语,但并不意谓不合时代,教会孩子这项感恩、惜福、爱物的美德,是留给他们一项比万贯家财还要重要的资产。  
四、让孩子单飞:当孩子有能力打理自己生活时,就让他单飞,父母能做的,就是告诉他该注意那些事情,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做。父母若一直为孩子做太多不必要的服务,结果只会让孩子养成不在乎的习惯,父母就得一直扮演「为孩子负责」的角色。  
五、自己解决问题:孩子一定会碰到很多问题,你必须让孩子有成功的经验,从中培养他们的信心。让孩子处理原属于他们自己的的问题,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并不意味停止对孩子的爱,而是肯定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此时,父母只需从旁鼓励与注意即可。
结语:  
一个人的品格好坏,关系着他一生的人生观、家庭、工作与人际关系甚巨;好的品格,会让人乐于亲近与接纳。一个思想上、观念上、行为上都具备好习惯,也就是好的人生观的人,才有能力让自己更好;这就是俗谚所谓的「命好不如习惯好」,因为,当一个人的心态,在其人生旅程中,无论是逆境或顺境,都能抱着凡事的发生,都有它的作用,并学习看到它的正面,也就是抱着「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自然界最好的安排」这样的态度来面对,如此乐观、积极、善良的品格,定能为自己的人生划出一个完美的圆。
因此,老子的三宝说:一曰慈,二曰俭,三曰让,若能深植孩子的心,则此亮丽的品格定能谱出彩色的人生。

孩子遇到困难,该怎么引导?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古人的智慧已然告诉我们: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很多时候,父母把自己当做万能的,更见不得孩子被困难阻挠,于是事事包办,殊不知经历困难才是有利于孩子心智成长的关键。
那么,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呢?
实际上,关于困难,是我们的一种主观判断,困难程度也会因人而异。很多时候,有些小小的困难,其实孩子稍加努力就能办到,但他们往往会求助爸爸妈妈,这时我们只需要一些鼓励的话让他们再努力一点,或者让他们再想想其他办法等。
但如果经由家长判断,孩子是不可能完成的困难,我们则可以给孩子说再三尝试,如果一定办不到再求助爸爸妈妈,然后一起去完成,父母一定不要直接帮着做,要孩子也一起参与跨过这个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当父母引导孩子时,一定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如何去做,而是采取侧面提点的方式,让孩子去思考、领悟你的想法。你可以引入一个孩子喜欢的故事来讲解,也可以打比喻说如果是爸爸妈妈,可能会先怎样怎样等等,方式方法很多,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