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如何学好文言文 都说高考语文难度加大了,孩子明年上高中,高中语文该如何去学习?

[更新]
·
·
分类:行业
1814 阅读

高三学生如何学好文言文

都说高考语文难度加大了,孩子明年上高中,高中语文该如何去学习?

都说高考语文难度加大了,孩子明年上高中,高中语文该如何去学习?

四个字:积累,总结。下面我详细分析这四个字。
高考语文难度加大是必然趋势。首先,卷面的阅读量加大,一张卷子要阅读上万字。第二,试卷的阅读分析难度加大。第三,写作的题目难度高,理解起来困难,不容易找到论述的论点。
目前高考语文侧重于两个方面,阅读和写作。其实学语文的本质,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写作和阅读。能写出好的文章,能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来,写出来。第二个就是能读懂别人的文章,能从别人文章中快速归纳出要点,快速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信息。这是学习语文的根本逻辑,也是高考语文的根本出发点。
基于学习语文的根本逻辑,学语文的根本方法就是积累和总结。
第一,阅读的积累。开卷有益,只要打开书阅读就有收获。至于阅读什么样的书,应该由孩子根据兴趣来选择,不管他阅读什么样的书,在阅读过程中他的眼睛,大脑是一个协调的过程,是吸收知识吸收营养的过程。
部编版小学语文推荐了很多书目,初中高中也推荐了很多书目,如果能读这些书当然更好,如果孩子不喜欢,由着孩子的兴趣去读书,也未尝不可。我们孩子就特别喜欢读哈利波特,几本哈利波特反反复复读,读了三五遍都有了。
记得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特别喜欢《植物大战僵尸》系列,我就给他买了好多本,甚至在外地出差,都给他找最新出的,给他买回来。
当然了,如果读的书文学性强一些,对孩子语文素养的培养效果更好,比如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比如说文学家传记故事,《苏东坡传》,《杜甫传》等等。也就是说所读的书文学性越强,离文学家越近,所获得营养越大,对语文学习越有帮助。
多读古文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帮助极大,推荐《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最好能背诵下来。如果孩子在上初中之前把《唐诗三百首》背诵下来,在上高中之前背诵《古文观止》三五十篇,那到高中以后语文水平就高得不得了。
我们上小学时,《唐诗三百首》背诵了一半,有180多首。初中计划背几十篇《古文观止》,因为孩子不太喜欢,加上时间紧迫,我们就没有坚持下来。
大量阅读,大量输入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第二,写作的积累。写作的积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经常写,另一方面要经常修改。
经常写,是在完成老师日常作文的基础上,争取每周写一个小练笔,每周能写上500字就会比别的人写作高出一截。如果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作水平就会大有进步,当然了,写日记不能写成流水账,比如说今天我吃的什么?今天天气怎么样?不能这样写日记,要写对一些事情的思考,阅读读后感等等。
我坚持写了十年日记,每天都写。少则三五行,多则三两页。就是说写的少,也有百十字。写的多就有几千字。坚持了几年以后,发现自己写作水平提高了很多。写作的时,语言就像流水一样,到处流淌,想写多少字写多少字。现在我还在写日记,不过写的相对少了,一般一两周写一次。
写作要经常修改。把一篇文章拿出来,一遍一遍修改,按发表的标准,修改十遍八遍,能找到自己写作中的毛病。对写作水平提高大大有裨益。
大约八年前,我在出版散文集时,反复修改完出版的几十篇散文,修改至少了三遍。在修改过程中,发现了写作中的很多毛病,找到了很多有益的写作方法。写作水平有肉眼可见的提高。
写作的积累,最核心的逻辑,最底层的逻辑就是多写多修改。
第三,方法的总结。写作和阅读都有一定的方法,有一定的规则,有一定的套路。在这方面,如果想提高成绩,就要多总结,多思考。
要总结写作方法。比如说可以把议论文当成证明题,写作时先提出自己的总论点,然后再提出三个分论点,每一段论证一个分论点。用你所掌握的名人事例,名人名言去证明这些分论点。也可以用反面事例来论证一下。最后总收一下你的论点,一篇作文就完成了。这就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一篇讲究结构的作文。有一本书非常畅销,《人民日报教你写作文》,建议读一读。
阅读也有套路。比如说现代文阅读,考修辞的使用。试题问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如果答案中含有比喻,如果问这种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就要回答生动形象地用乙物指出了甲物的特点,生动形象这几个字非常重要,一般是得分点。这就是答题套路的总结,答题套路要根据标准答案来总结。(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

技巧一:靠文段大意断句
拿到一道文言断句题,首先要讲文段整体阅读一遍,联系上下文粗略地揣摩出大意。对于叙事性文段,要大致清楚其叙的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对于说理性文段,要大致明白其论点和主要论据;对于对话性文段,应先清楚是哪几人的对话,各人的身份和观点如何;等等。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整体阅读”,强调的是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读”,这对于某些文段来说,也许就相当于已经得出了答案。
技巧二:以动词宾语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在古汉语中,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构成一句话的重要成分。一般地说,只要找准了动词(或形容词),弄清楚它们的宾语,就可以宾语之后断句。
技巧三:凭特殊虚词断句
这里的所谓“特殊虚词”,指的是一些多用于句首或句末的文言虚词和一些表示说话的词语,以及文段中的诸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词语,它们往往可以成为给文言断句的重要参考标志。比如,常用于句首的文言虚词有“若夫、乃夫、至于、于是、虽然、是故、是以、已而、向使、夫、焉、盖、惟”等,见了这些虚词,在它们前边就可断句;常用于句末的文言虚词有“矣、焉、乎、也、耶(邪)、欤、哉、夫、耳、者也”等,在它们后边也大多可断句;相当于“说”的词语有“曰、道、云、语、白”等,在它们之后也大多应断句。对于文段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职名、谦称和敬称等词语,断句时要分析其是作主语还是宾语。
技巧四:据句式特点断句
文言中有一些固定句式,如果能比较熟悉地掌握,对于断句也很有帮助。比如,了解了“不亦……乎?”“得无……耶?”“……之谓也。”“如(奈、若)……何?”“何……为?”“何……之有?”等固定句式,可以给我们在给文言断句时以十分明显的指示。此外,还应该知道,古汉语比较讲究句式的对称,给文言断句时可据此查看文段中有无对称句式。
技巧五:参考他题断句
有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文本中的内容和试题中其他题所提供的信息,作为断句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