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农学 古代用什么表示农业?

[更新]
·
·
分类:林业园林
1383 阅读

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农学

古代用什么表示农业?

古代用什么表示农业?

古代农业有:耕作、产品加工、仓贮、运输、灌溉、蚕桑、纺织等… 其中主要包括谷类和农桑

古代用农桑表示农业。
农桑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旧时 江南以农桑为业。
农桑辑要中国元代初年 大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正值黄河流域多年战乱、生产凋敝之际,此书编成后颁发各地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
“农桑者,衣食之根本来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物质基础”。农耕衍生出中华文明的文化源头和最为质朴的文化范畴——农桑文化。先民们在千年稼穑中,农桑文化逐渐完善,由此形成了农桑诗词。诗歌中的农桑,千姿百态。从中我们能清晰看到中国历代执政者和知识分子重农和 悯农思想的精神传统;从侧面感知农村历史的社会结构和生产状况的演变过程;深刻感悟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对淳朴、自然的农村民风民俗和安静、详和的田园风光的精神向往。研究古典农桑诗歌是我们把握当时农村社会风貌的一把钥匙,同时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并沉淀为民族的精神血脉。明 赵震元《为袁石寓( 袁可立子)复开封太府》:“念子遗,遭巨寇,遭 溃兵,复遭黄水,纵横神枢;谕群吏,议防河,议守土,究议 宁民,劝课农桑。”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农业典籍?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敬请关注《新农业汇评》
远古的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农业典籍,对世界农业经济、农耕文化以及的世界文明的进步有卓越的历史贡献。
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农业典籍,虽然有一定的缺憾,但还是为中国文明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齐国管仲的《汉书·食货志》,是一种平衡粮价政策的准平制,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
为了有效利用齐国的林木和渔业资源,管仲制定了山泽各致其时。即历史上最早的自然环境保护法。
秦汉以来的农业科学书籍,比如《汜胜之书》,仅3700多字,且保存不全。
《齐民要术》内容虽杂,但只涉及“耕田”“收田”两部分。
《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等偏于叙述北方农业。
《陈农书》偏于叙述南方农业。
宋代出现的两本有图的农书《农器谱》、《耕织图》也在宋末战乱中失传,现在可查资料不全。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及子孙便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举措,比如建设水利,禁止圈农田为牧场,设置农官,主持编制以“辑”为主的官方农业教材《农桑辑要》。
这个时期,先后诞生了几部关于农业科学方面的专著,有《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便是《王祯农书》。
《王祯农书》共13万余字,在古代汉族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古代农业科学的先河,同时首创绘制了《授时指掌活法图》、《全国农业情况图》等;为了让读者掌握南北方旱地处理的知识,便旱地处理的理论的同时,首次提出北方旱地“内外套翻法”,南方旱地“开渠作沟法”;为了强调农田灌溉的首要地位,书中在单辟的“灌溉篇”中乎创多种引水方法等。
《王祯农书》中的配图
元朝以前的农学著作都以文字为主,鲜有配图。王祯考虑到图画对科学传播的重要性,便在书中专列“农器图谱”来介绍农业器具。此部分将农器分为二十门,每门分细项,每项作一图,每图下作文字注解。这些图文并茂的农具,奠定了《王祯农书》在中国农业科学史上的地位。这些农具配图,均是王祯辛勤研究所得,其有一部分绘图还源于失传的农具。水排就是最好的例子。王祯看到《后汉书·杜诗传》中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字样时,便查遍所有资料,王祯终于大致搞清了杜诗水排的构造原理。记入《农书》时,为了操作方便,王祯把皮囊鼓风改良为木扇(即简单的风箱)鼓风。
元朝以后也出现了其他农业书籍如《农政全书》《授时通考》《农器图》等。
著名农业典籍中有专门论述茶叶种植、加工、冲泡、品尝的古代茶学著作,也包括许多专门论述历代茶政、茶法和茶叶贸易的著作如宋代的《本朝茶法》、《茶法易览》和明代的《茶马疏》、《茶马志》、《历朝茶马奏议》等。古代还有一些农学著作,如唐代《四时纂要》、明清的《农政全书》、《抚郡农产考略》等。
中国茶书始于唐代有唐代中期陆羽《茶经》记载了历代茶叶的种植、采制、品饮、进贡、贸易等方面情况,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是我们研究中国茶文化历史的主要资料来源。
魏农学家贾思勰编写《齐民要术》,汇总农业生产的技术及工具。
元朝郭守敬,大规模天文测量,修订历法,制定《授时历》可以说使用至今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汇集农业技术、工矿冶炼技术。
中国清代四库全书,有涉及到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无开拓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