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的知识框架图 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相比谁大?

[更新]
·
·
分类:行业
3866 阅读

四边形的知识框架图

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相比谁大?

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相比谁大?

回答问题: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于原来的长方形的面积。因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长方形,同底不同高,虽然平行四边形它的边长和原来的长方形的高相同,但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其边长有个夹角,变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

怎样做平行四边形框架?

答:要做平行四边形的框架首先要挑选长度稳定的材质如木条,硬纸条,塑料条等4根,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所以把四根条截成两两相等的两组,摆放成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再用螺丝钉将条头两两钉在一起,但螺丝不能拧得太死,稍微松点好让条能转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样,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就完成了。

认识平行四边形评课优缺点?

优点
1、教学环节清晰,层次清楚。
本课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经历了以下过程:在生活场景中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启发学生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走进平行四边形。在第一环节中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描出四边形,这些场景都是来自生活,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作用。在找四边形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沿着图形的四条边描一描,再通过课件隐藏实物再抽象出四边形,这样学生的印象可能会更深刻。
2、教学重点难点部分借助操作理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由于本课是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时应结合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虽然学生在拼三角尺的过程中感觉有困难,但是拼的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是突出了图形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二是把学生认识的图形的过程设计成“做”图形的过程,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能力。三是通过“拼”的方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得到的图形比较标准,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
3、关注“活动化”
本节课将书上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例如:探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 性时,首先老师拉一拉长方形框架接着说一说在拉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体会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你会用七巧板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先用2块,再用三块,最后全部用上,练习有层次,有趣味,有实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不足
1、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思想。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即使有孩子会用,也只是个别。没有关注到更多的学生。
2、数学语言的不够规范性、严谨性。
3、小组活动时,活动目标不够明确。在导入部分,教师如果能呈现出一些割补的图形及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做铺垫,那探究新知的时候学生就能马上联想到把平行四边形转换为长方形来剪,那么有些学生剪完平行四边形 后就不会出现怎么办的情况了。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的指令不明显,不及时,致使这一环节花费的时间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