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自闭症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自闭症儿童怎样才能在家进行干预?ABA疗法有没有效果,具体该怎么做?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4803 阅读

小孩有自闭症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自闭症儿童怎样才能在家进行干预?ABA疗法有没有效果,具体该怎么做?

自闭症儿童怎样才能在家进行干预?ABA疗法有没有效果,具体该怎么做?

分享一下个人经历吧:
我家有一对八岁的双胞胎,早产,30周出生,出生体重两斤半,住了将近两个月的保温箱。
28个月的时候孩子依然不会说话,其他方面也差的很多,我们去医院检查,结论是发育迟缓,疑似自闭。
当时孩子的生理月龄是28个月,综合进度只有14个月,语言能力只有8个月。
此后是一段很漫长的探索路程。
我在国内的二线城市,虽然是省会,但那时候没有成型的机构,经济条件的限制也注定我们不可能倾家荡产去异地求医问药。
而且那几年关于自闭症的康复机构负面新闻都很多,好多都是采用“驯猴子”式的强迫式训练,对孩子有害无益。
当时唯一能做的是看各种文献,查各种资料,对照孩子的发育进度去自己探索如何干预。
最早给孩子做的是感统训练,然后在家慢慢输入指令,让孩子能听懂语言。
那个阶段接触过ABA,当时对ABA的争议没有现在这么大,我也曾经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训练孩子听从指令,强化正确行为等等。
但实话实说,效果有限,孩子很讨厌这种方式,这还是在我身边,自闭症的孩子要么过于敏感,要么过于钝感,我家娃属于敏感的类型。
那时候带他们去早教他们都能从进教室哭到离开,完全无法和外人沟通,所以如果当时送他们去机构,那对孩子和家长都是酷刑。
相对其他自闭症的孩子,我家孩子接受的系统化训练没有特别多,强度也不是特别大,基本都是在生活中慢慢灌输一些规则,指令,教导一些基础的自理方式。
给孩子读书很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的时间很多。
但一切都是以孩子能接受比较快乐的方式在进行。
现在孩子已经八岁了,进入了普通小学,成绩肯定是跟不上,但起码看起来很快乐,和同学相处也很好。
去过特殊学校,校长认为我们的恢复程度是很好的,就应该去普通小学,特殊学校的情况都比我们严重很多,更主要的是,他说了一句:这两个孩子的心理很健康很阳光,这是特殊孩子中是很难得的。
所以,不去机构,没有用ABA或者其他的什么疗法,到底有没有耽误孩子,我不确认,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如果重来换另外一种方式干预孩子会取得什么效果。
这几年的机构也逐渐正规,采取的多数是人性化的一对一训练,比之前的情况好很多,所以如果有靠谱的机构的话,我其实还是推荐家长们去机构看一看,学一学。
但我想说的是,不管什么样的干预方式,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和保护孩子本身的基础上,而不是强迫,不是威逼利诱,保护孩子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也许孩子学会了某些能力,但却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和爱,那才是最可怕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人对ABA提出质疑和批评,任何它弊大于利的原因)。

孤独症孩子为啥难以康复,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应对?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只要将孩子放在专业机构中进行训练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这个观念其实是错误的,理论上来说,星星儿需要早期密集的干预训练,每周不能小于40个小时的有效训练时间,需要持续1~2年。
现实角度来讲,我们家长们的经济水平有限,而且,孩子的注意力也难以每天持续8个小时,所以,这个训练规划完全靠机构去实现是不太可能的,ASD孩子属于被动学习,语言,自理等等生活的一些本能都需要去学习,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希望岛一直都向家长们强调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机构老师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是很难赶上家长和孩子们的相处时间的,这就意味着家长加入到孩子的训练过程中,不仅可以减少家庭经济压力,对于孩子的密集训练要求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就要求,家长们在孩子学习技能的时候,也要主动吸收相关干预知识,在家庭生活中见缝插针,帮助孩子泛化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
例如:孩子在机构训练了精细动作,回到家后,再对孩子的精细动作进行巩固,比如,让孩子拿碗筷。孩子在机构训练的内容,都是需要回家进行泛化的,能力不适学会了就可以的,需要时时练习巩固。
星星儿的学习过程较长,再加上学习的内容繁杂,家长需要做好记录,帮助孩子随时复习已经习得的技能,要是长时间不给孩子安排练习技能的机会,那么他们很容易遗忘相关的技能内容,发生家长们始终担心的能力“倒退”。
希望岛中有很多优秀的家长会采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孩子的一些基本技能的练习时间和次数,孩子的练习情况一目了然,不仅方便家庭训练的规划,在和训练老师之间的沟通上,也能起到良好的对接作用。
机构中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家长只依附于机构,不做家庭干预,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孩子的成长慢慢脱离熟悉的老师和机构之后,他们的能力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
这时,家长要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家庭干预方法,在孩子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无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重重压力之下,孩子和大人都会经历新的一轮迷茫、焦虑,更有甚者会对孩子失去耐心、对生活失去信心,然后,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融合进度,从而开始恶性循环。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长不仅要对孩子进行家庭训练,并且要系统的学习家庭训练知识,因为,不专业的训练方式大概率会无意中强化到孩子的不良行为。
但是,家长们也要注意,家庭训练不能生搬硬套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长和老师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家长很难做到在生活中的身份转化成机构老师,希望岛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反馈,孩子上课的时候状态很好,但是回家之后,在家给孩子上课的效果很差,孩子基本都不会配合。
我们每每听到这里,总是会和家长们解释,家庭训练不要采用机构课堂模式,孩子熟悉了机构的课堂环境才会配合,在家庭环境中,需要采用另一种方法,我们需要找到星星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掘利用,让技能学习日常化,将家庭训练掰开揉碎了,分散到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去。(这里再强调一下笔记的重要性,有记录的话,可以保证训练的一致性,以免给孩子造成混乱感,削减泛化效果。)
比如,早上是大脑非常轻松愉快的时候,大脑在此时也特别容易接收信息且记忆深刻。因此,当孩子醒来时,父母就可以轻唤孩子的名字。首先获得他的注意力,然后跟他进行语言简短的问好。
起床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情况教孩子指认衣物;命名衣物(说名称);仿说衣物名称;认知衣物的颜色;分衣服裤子,鞋袜正反;翻转裤子、袜子;学习穿衣服,鞋袜,学习拉拉链,扣纽扣(必要时辅助);刷牙洗脸时认识毛巾,牙刷,牙膏的名称;当然也可以配合适合情景的儿歌,或教孩子唱。
特别要说明的是:家长们千万不要以“孩子不会”“孩子不懂”“孩子做的太慢”等理由而直接帮孩子把工作做了,这样孩子就失去了锻炼学习的机会,孩子天性就是要在“做中学”,没有机会学习锻炼,不在大量实践中或错误中总结经验,孩子就不能成长学习。
吃早餐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帮忙拿勺子,搬凳子,认知餐具名称,功能,基本形状,品尝味道,命名味道。如:鸡蛋是椭圆形,碗口是圆形,牛奶是白色的等。认知形状时可以边拉手孩子的小手抚摸轮廓,边重复轮廓形状名称(因很多自闭症孩子都有视觉或听觉方面的信息接收困难,触觉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最可靠)。
超市里可以让孩子去自己选择想要的物品,并对他/她喜欢想买的东西引导表达要求:用手指、语言表达名称,名称仿说。结账时也可以让孩子学习认知钱币,让孩子把钱递给收银人员,体验“钱”意义,明白“买东西”是怎么回事。
从早说到晚,我们会发现,生活之中处处都是教育训练的机会,就看家长们能否发现,能否用恰当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孩子,是否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训练的重要性和意义。把生活中要做的每件小事都用心的、用正确的方法去做就好。